徐州路邁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24小時服務熱線:15996927101
聯系人:楊經理
電話:0516-87890987
傳真:0516-87890987
郵箱:812101672@qq.com
地址:江蘇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淮海五金機電市場一期D19樓1-127
一、 工程機械使用特點
1.1 露天作業
施工機械幾乎都是露天作業,工作環境惡劣。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這就特別要求施工機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萬一發生故障能夠及時排除。
1.2 技術結構復雜
施工機械品種繁多、規格齊全、技術結構復雜,涉及到機、電、液、計算機等各個知識領域。機械的選型、使用、保養、維修、管理有著很強的技術性和經濟性,這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1.3 購買施工機械投資額大
購買施工機械的投資額一般都很大,一臺機械十幾萬元、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有的甚至上千萬元。施工單位購買施工機械后轉化為固定資產,要按時提取折舊,今后工程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的潛在負債率。
1.4工地流動性大
由于工程項目的招投標制度的改革,增大了工程施工地點的流動性。機械的工地轉移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大型機械受道路及橋梁承載能力和隧道凈高的限制,轉運起來很困難,而且費用昂貴。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機械,也不允許其在公路上長途跋涉,而必須用拖車運送,而且運送過程中也容易損壞,這無疑增加了工程單位的經營成本 二、影響工程機械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根據工程機械的使用特點,結合達成鐵路機械設備使用情況的體會,總結出影響工程機械使用性能的六個主要因素。
2.1走合期
新車首次使用必須進行走合或跑合運轉。一般工程機械走合運轉時間要在100 h以上,汽車走合里程在1000 km以上,負載在80%以下。有的單位對走合不重視,表現在不走合就投產;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造成發動機拉缸抱瓦;長時間高速運轉,造成噴油器霧化不良、抱瓦、活塞燒頂、粘環,甚至不能啟動:操作時不看儀表,機油溫度和冷卻溫度過高時,仍然工作;走合期內,不檢查機油 平面和其它油面。
2.2.合理使用
如果一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為一萬小時,使用得合理會延長上千小時。否則,將提前損壞。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現在:
(1)不遵守操作規程不按規定使用機械,連續超負荷,使機械嚴重損壞。
(2)施工中,工序安排不合理未能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道路不平、灰塵多。柱塞副、噴油器及曲軸瓦等處嚴重磨損,履帶或輪胎行走機構也會加劇磨損。
(3)保養不及時未能及時更換各種濾芯,甚至完全卸去濾芯。
(4)沒有注意氣溫對機械使用壽命的影響氣溫過低,影響燃油蒸發,熱量損失大.潤滑油粘度大,蓄電池工作能力降低,導致發動機啟動困難,機件磨損加;氣溫過高。潤滑油變稀,機油壓力降低,油性變差,加劇機件磨損。高溫時,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機件也會因強烈磨擦而燒毀。
2.3維修保養
及時的維修保養是保證工程機械正常工作,充分發揮效能的關鍵。提高保養維修質量.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l)必須克服“重生產輕維修”的缺點,日常保養與維護不能少;必須送修及時,絕不允許帶病作業;
(2)條件必須具備,在沒有場地、設備等必要的條件時,切勿勉強拆修,因為不能保證修理質量;
(3)拆裝零件注意保管,拆裝前后,零件要擺放整齊,嚴防磕碰、日曬雨淋;
(4)拆裝要按一定的工藝進行:先總成,后部件、零件,要使用專用工具拆裝,切忌用榔頭敲打;
(5)尊重原件配合間隙,裝配間隙不能任意改變,必須按使用說明書進行拆裝,裝配后要作試運轉。
2.4潤滑油
潤滑油質量和數量對工程機械的正常工作都有很大影響。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使用潤滑油不分牌號,這種情況造成變質、結膠.發動機燒壞、變速箱齒輪嚴重磨損;
(2)未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及時更換潤滑油,不分季節不按要求更換和使用潤滑油,都能造成潤滑油老化變質,加速機械磨損;
(3)使用質量不好或放置時間過長的潤滑油,在機件內不能形成油膜,不起潤滑作用。
2.5封存
由于任務變化和條件影響而必須停機封存時,必須妥善管理,嚴防風吹、日曬、雨淋,造成銹蝕和損壞。封存后,最易產生以下兩個弊。
(1)金屬銹蝕: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件零銹蝕后,斷面縮小,強度降低,失去使用價值。防止銹蝕的方法是不讓金屬零件裸露在空氣中;
(2)橡膠制品老化變質:老化的橡膠元件變質硬化,強度降低,出現裂縫和小洞,失去彈性,壽命大減。防止老化變質的方法是,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避免高溫,防止與礦物油接觸,解除胎壓。
2.6機械事故
防止機械事故是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機械事故分為責任事故與非責任事故。造成機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幾下個方面:
(1)使用維護原因:維護保養不良、駕駛不當或缺油、缺水而導致機件損壞、變速箱與散熱器等被損壞、翻車、工作裝置斷裂等;
(2)水的原因:冬季不放水或放水不徹底,以致凍壞發動機散熱器與水箱等;
(3)質檢原因:修理質量差且未經檢驗就出廠、跑合不當而造成燒瓦或裝配不牢、螺栓松動、各部組件分離、總成損壞;
(4)管理原因:因管理不善而丟失主要隨機附件和工具。
三、工程機械的維護
3.1使用方面
為了延長施工機械的壽命,在使用方面必須堅持實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管、包保養),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正確使用機械,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操作者經濟效益與機械使用費(如燃料電力費,維修費,保養費,工具費等)掛鉤,并加強對機管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培訓。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即環境因素對使用機械的影響。施工機械大部分是露天作業,作業地點經常變動所以其性能受到作業場地的溫度,氯壓,污染,路況及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很大。不少施工單位由于忽視了環境因素對使用機械的影響,未采取相應的保護性或適應性措施,致使機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甚至釀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現場采取有效措施,如經常使施工便道保持平整,及時養護;雨天將便道上的水坑及時填平,晴天經常灑水,減少灰塵;修施工便道時因地制宜地減少坡度等,都對延長機械壽命有利。
3.2 保養方面
對機械實行定期保養是延長機械壽命的關鍵。鐵路施工單位對機械的保養有很多的明確規定,但是不少施工單位對機械的保養有很多的明確規定,但是不少施工單位一到工期緊,任務重時往往忽視保養工作,認為機械在政黨運行,沒有故障,無需停下來進行保養。因為保養能消除機械隱患,若不及時保養,往往會使機械設備出現大的故障,甚至發生事故。這樣既增加維修費用,又耽誤工程工期。
3.3 維修方面
維修工作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采用合理的維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
“低成本快速修理法”也是延長機械或零件使用壽命的有效方法。實施此法,除了機械設計時采用維修性設計,提高機械的維修性外,在維修實踐上還可采用下列方法:
(1)零件換位,施工機械上的許多零件,如推土機,挖掘機的履帶銷,柴油朵缸套等,在運行中往往承受單向負荷,從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損,如果適時地更換受到有均衡負荷零件的位置,使它們的磨損均衡,則可延長其使作壽命。一臺T-320推土機采用康明斯NT-855發動機缸套,每半年都要因穴蝕而更換,后來在氣缸套運行一段時間后轉動90?;安裝,便有效地延長了使用壽命。
(2)刷鍍與膠粘修復,在施工現場運用刷鍍膠粘修復工藝,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復失效零件。
四、工程機械的管理
4.1設計與制造方面
優秀的設計和制造反映工程機械性能的重要參數,對于工程單位而言,不可能直接參與設計和制造,但是我們在采購機械設備是,要側重于實力強,信譽度高的廠家。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工程機械在施工中的不足之處反映給設備供應商,間接參與設備設計更新和制造革新。
4.2 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廣泛應用,工程機械的種類更加齊全,結構更加復雜,對工程機械操作人員的要求也有新的提高。操作人員不僅要懂得工程機械的結構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還要有工程機械的故障快速 診斷和維修能力。操作人員良好的技術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機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工程機械的損壞,縮短了工程機械的維修時間和維修周期,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4.3 操作人員的道德修養
操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對工程機械的使 用性能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合格的操作人員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 感和職業榮譽感,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服 從領導的管理和指派,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 工程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并出色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因此,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 素質教育和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不斷發 現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并勇于改正,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操作人 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程機 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4.4 設備科職責
設備科要建立健全了相應的設備管理網絡,明確責任。嚴格設備使用的抽撿、監察制度,及時發現問題,查處違章操作;嚴禁設備帶病作業,嚴格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組織開展紅旗設備競賽活動、定人定機管理責任制。同時做好富余設備的維修、封存、保養工作,努力尋找新的使用渠道,實現設備資產的保值增值。
五、 機械維修工作
5.1性質與特點
機械維修,并非一種簡單的零部件更換的重復勞動,而是通過采取相應技術措施,使機械達到、恢復和保持其技術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發揮最大的機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機械 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結構、新、新工藝在工程機械上的普遍應用,使機械的整體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這種科技含量的 增加,給維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應針對工程機械使用的特點,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維修技術水平,建立一種高效快速的維修機制。
高等級公路建設施工,在北方地區受氣候條件的限制,每年僅幾個月的施工期,給野外作業惡劣的工程機械在點多、面 廣、線長的情況下增加了作業難度。為有效減少無效的作業臺 時,減少機械的故障頻次,應有針對性的在施工計劃安排、人員配備、機械配件的供應保證、檢測手段的完善、保養作業時間等方面給維修保養工作及技術保證合理的組織。
由于受季節性影響,在施工淡季,往往會對技術狀況下降的施工機械視情進行恢復性維修(公司習慣稱機械冬修,以下 簡稱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現場的搶修保養,它是輔之以廠房設施,工具儀器設備等由具有一定維修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人員予以完成。這些集中進行修理的工程機械因機型復雜、結構不同難以實現流水作業,往往采取就車修理法。這種修理方法,要求維修人員技術相對全面,卻對維修質量的保證或提高帶來不利因素。來自技能的、責任心的、機配件的、工藝裝備的諸多影響,客觀上把質量擺在突出位置。應通過強有力的組織手段形成有效的質量體系,嚴格技術規范,利用先進的修理手段,改進作業方式并不斷加以完善,以達到實現維修質量目標。這一維修質量的要求與通常所說的質量沒有本質區別,但就工程 機械而言,使用條件的苛刻,應該說在程度上更為嚴格。
5.2 機械維修工作原則
維修工作不是簡單的通過各自的技術勞動,解決具體的技術問題,而是需要不同類別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進行解決一些帶有共性的問題,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經濟的方式予以解決。
機械維修工作原則應從原則規定和技術(具體)要求兩個層面理解。首先,所規定的維修原則必須能保證工程機械通過維修 達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達到標準要求;同時,必須以最少的、物力和較短的時間消耗達到這一要求。從以上兩方面看,第一個方面主要是維修工作應達到的目標;第二個方面是講經濟性的問題。制定機械維修原則,不僅要考慮應達到的目標,而且必須考慮其經濟效果,這不僅有利于機械維修工作的開展,也是機械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
六、綜述
工程設備的管理和維修技術是工程施工中一門綜合性工程技術,其發展和創新越來越依賴于多學科的綜合、滲透和交叉。不僅新興的管理、維修技術研究領域很多都跨越了傳統的學科分類,而且許多傳統的維修技術研究領域也都通過更深入的開發、創新,突破了原有的傳統技術界限。工程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認真總結,不斷探索,推動工程設備管理維護技術向著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發展,才能使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